不銹鋼鉚釘的結構特點
1.鉚釘頭
根據鉚釘頭形的不同,可以將鉚釘分為兩大類,即凸頭鉚釘和沉頭鉚釘。
凸頭鉚釘主要有半圓頭鉚釘、扁圓頭鉚釘、平錐頭鉚釘和扁平頭鉚釘等,主要用于無氣動要求或氣動要求不高的場合。各種凸頭鉚釘的形式如圖3-54所示。
沉頭鉚釘按其沉頭角度來分主要有90°(半)沉頭鉚釘、100°(小)沉頭鉚釘和120°(半)沉頭鉚釘,主要用于有氣動要求或鉚接后表面要求光滑平整的結構。其中100°(小)沉頭鉚釘、120°沉頭鉚釘和120°半沉頭鉚釘用于單層厚度較薄的夾層連接,即薄蒙皮鉚接。各種沉頭鉚釘的形式如圖3-55所示。
沉頭鉚釘在鉚接時,頭部的圓錐面應與預制的沉頭窩緊密貼合,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完全貼合。為了減小鉚后縫隙、提高釘頭對沉頭窩的填充性,在釘頭的頂面制有一個厚度小于0.1mm的冠狀凸臺,這種鉚釘通常稱為冠狀鉚釘,如圖3-56所示。
2.鉚釘桿
釘桿直徑及其公差是加工鉚釘孔的基本依據。不同標準規定的桿徑公差也不同,國家標準規定為正負偏差,航空航天行業標準規定為正偏差。這種差別對鉚釘抗剪強度幾乎沒有影響,但造成了對釘孔尺寸要求的不同以及對制造鉚釘的絲材尺寸要求的不同。為了確保鉚接性能,依據20世紀50年代引進的蘇聯航空標準,同時,考慮當時鉚釘絲材的狀況,航空航天行業普遍采用了正偏差釘桿,并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鉚接工藝。
設計人員按結構的夾層厚度來選用鉚釘的長度,如果釘桿過長或過短,都會影響鉚接質量,因此,釘桿的長度增量一般都比較小,無論是國家標準還是航空航天行業標準,都規定20mm以下的釘桿長度增量為1mm,20mm~30mm的釘桿長度增量為2mm,30mm以上為3mm~5mm。
釘桿的末端是形成鉚成頭的部分,其結構形狀對于形成合格的鉚成頭、提高鉚接的充盈性(鉚接過程中釘桿材料對鉚釘的填充程度)都有重要影響,因此,西方工業國家對釘桿末端的結構形狀做了認真研究和改進,如圖3-57所示。該種釘桿末端的形式,(文章由江蘇泰強不銹鋼螺絲廠整理編輯),具有很好的鉚接質量,在國外已普遍采用,但由于國內無專用的模具或設備加工該末端,主要是采用機加的方式進行,生產效率較低,除非標準中有明確要求,一般不加工成該種形式。
同類文章排行
- 不銹鋼鉚釘的結構特點
- 不銹鋼緊固件的加工特性
- 高強度螺栓磁粉探傷的實
- 緊固件新型的螺栓連接形
- 冷軋鋼板表面質量的研討
- 緊固件調質及回火組織
- 鋼的低倍組織缺陷識別及
- 不銹鋼表面加工類型
- 緊固件潤滑5步工藝流程
- 非調質鋼制螺栓時效溫度
最新資訊文章
- 不銹鋼鉚釘的結構特點
- 低碳馬氏體工藝在高強度
- 不銹鋼緊固件的加工特性
- 高強度螺栓磁粉探傷的實
- 緊固件新型的螺栓連接形
- Cr12MoV鋼二次硬化溫度的研
- 電泳涂裝在緊固件上的應
- 標準件緊固件磷化常見問
- 冷軋鋼板表面質量的研討
- 緊固件調質及回火組織